数据链路层

文章目录[隐藏]

数据链路层

1. 概述

1.1 基本概念

  • 链路(Link)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 数据链路(Data Link)是指把实现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 数据链路层以为单位传输和处理数据

image-20230916211513087

  • 主机H1 到主机H2 所经过的网络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

  • 不同的链路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image-20230916211628794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

数据链路层属于计算机网路的低层,所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 点对点信道
  • 广播信道

image-20230916212453662

局域网属于数据链路层

  • 局域网虽然是个网络,但我们并不把局域网放在网络层中讨论。这是因为在网络层要讨论的是多个网络互连的问题,是讨论分组怎么从一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 同一个局域网中,分组是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经过路由器转发

1.2. 三个重要问题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是

(1)封装成帧

  • 封装成帧 (framing) 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
  •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image-20230916214100849

(2)差错检测

  • 发送方将封装好的帧通过物理层发送到传输媒体,帧在传输过程中遭遇干扰后可能会出现误码,也就是比特 0 变成了比特 1 ,反之亦然
  • 发送方在发送帧之前,基于待发送的数据和检错算法计算出检错码,并将其封装在帧尾

image-20230916215116699

(3)可靠传输

  • 接收方主机收到有误码的帧后,是不会接受该帧的,会将它丢弃

  • 如果数据链路层向其上层提供的是不可靠服务,那么丢弃就丢弃了,不会再有更多措施

  • 如果数据链路层向其上层提供的是可靠服务,那就还需要其他措施,来确保接收方主机还可以重新收到被丢弃的这个帧的正确副本

image-20230916215645595

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来举例的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

如图所示,主机A,B,C,D,E通过一根总线进行互连,主机A要给主机C发送数据,代表帧的信号会通过总线传输到总线上的其他各主机,那么主机B,D,E如何知道所收到的帧不是发送给它们的,主机C如何知道发送的帧是发送给自己的

image-20230916220112364

可以用编址(地址)的来解决,将帧的目的地址添加在帧中一起传输

image-20230916220217025


数据碰撞问题

image-20230916220322767

  • 随着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的成熟,在有线局域网领域使用点对点链路和链路层交换机的交换式局域网取代了共享式局域网

  • 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天性,无线局域网仍然使用的是共享信道技术

2. 封装成帧

2.1 介绍

  • 封装成帧是指数据链路层给上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帧尾使之成为帧
    • 帧头和帧尾中包含有重要的控制信息
    • 帧头和帧尾的作用之一就是帧定界

image-20230916221640029

(1)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将上层交付下来的协议数据单元封装成帧后,还要通过物理层,将构成帧的各比特,转换成电信号交给传输媒体,那么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如何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出一个个的帧?

  • 需要帧头和帧尾来做帧定界

image-20230916222001276

(2)但比不是每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帧都包含有帧定界标志

image-20230916222417481

前导码

  • 前同步码:使接收方的时钟同步
  • 帧开始定界符:表明其后面紧跟着的就是MAC帧

(3)另外以太网还规定了帧间间隔为96比特时间,因此,MAC帧不需要帧结束定界符

image-20230916222656514

2.2 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是指数据链路层对上层交付的传输数据没有任何限制,好像数据链路层不存在一样

(1)原因

帧定界标志也就是个特定数据值,如果在上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恰好也包含这个特定数值,接收方就不能正确接收

image-20230916223330813

所以数据链路层应该对上层交付的数据有限制,其内容不能包含帧定界符的值

(2)解决方法

  • 面向字节的物理链路使用字节填充(或称字符填充)的方法实现透明传输

过程:

  1.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1B)
  2.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3.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在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再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ESC。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掉其中前面一个

image-20230916224657992

  • 面向比特的物理链路使用比特填充的方法实现透明传输

过程:

  1. 在发送前,采用零比特填充法,对数据部分扫描,每5个连续的比特1后面就插入1个比特0
  2. 接受方的数据链路层,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帧时,将帧的数据部分中的每5个连续的比特1后面的那个比特O剔除即可

image-20230916225443895

2.3 帧的数据部分长度

  • 为了提高帧的传输效率,应当使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尽可能大些
  • 考虑到差错控制等多种因素,每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即最大传送单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image-20230916230041154

3. 差错检测

3.1 介绍

  • 实际的通信链路都不是理想的,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成1。这称为比特差错
  •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
  • 使用差错检测码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比特差错,是数据链路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image-20230917171532434

3.2 奇偶校验

  • 在待发送的数据后面添加1位奇偶校验位,使整个数据(包括所添加的校验位在内)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
  • 如果有奇数个位发生误码,则奇偶性发生变化,可以检查出误码
  • 如果有偶数个位发生误码,则奇偶性不发生变化,不能检查出误码(漏检)

image-20230917172043888

3.3 循环冗余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 收发双方约定好一个生成多项式G(X)
  • 发送方基于待发送的数据和生成多项式计算出差错检测码(冗余码),将其添加到待传输数据的后面一起传输
  • 接收方通过生成多项式来计算收到的数据是否产生了误码

image-20230917172611643

image-20230917172724811

例题

image-20230917172750800

image-20230917172802175

3.4 总结

  • 检错码只能检测出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但并不能定位错误,因此无法纠正错误
  • 要想纠正传输中的差错,可以使用冗余信息更多的纠错码进行前向纠错。但纠错码的开销比较大,在计算机网络中较少使用
  • 循环冗余校验CRC有很好的检错能力(漏检率非常低),虽然计算比较复杂,但非常易于用硬件实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链路层
  • 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采用我们后续课程中将要讨论的检错重传方式来纠正传输中的差错或者仅仅是丢弃检测到差错的帧,这取决于数据链路层向其上层提供的是可靠传输服务还是不可靠传输服务

循环冗余校验 CRC 是一种检错方法,而帧校验序列 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4. 可靠传输

4.1 传输差错

(1)比特差错

  1. 使用差错检测技术(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就可检测出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误码(比特错误)

image-20230917174511567

  1. 数据链路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类型
  • 不可靠传输服务仅仅丢弃有误码的帧,其他什么也不做
  • 可靠传输服务:想办法实现发送端发送什么,接收端就收到什么

image-20230917174729056

  • 一般情况下,有线链路的误码率比较低,为了减小开销,并不要求数据链路层向上提供可靠传输服务。即使出现了误码,可靠传输的问题由其上层处理
  • 无线链路易受干扰,误码率比较高,因此要求数据链路层必须向上层提供可靠传输服务

image-20230917175023954

(2)分组丢失

路由器输入队列快满了,主动丢弃收到的分组

image-20230917175405992

(3)分组失序

数据并未按照发送顺序依次到达接收端

image-20230917175441663

(4)分组重复

由于某些原因,有些分组在网络中滞留了,没有及时到达接收端,这可能会造成发送端对该分组的重发,重发的分组到达接收端,但一段时间后,滞留在网络的分组也到达了接收端,这就造成分组重复的传输差错

image-20230917175612034

  • 分组丢失、分组失序以及分组重复这些传输差错,一般不会出现在数据链路层,而会出现在其上层
  • 可靠传输服务并不仅局限于数据链路层,其他各层均可选择实现可靠传输
  • 可靠传输的实现比较复杂,开销也比较大,是否使用可靠传输取决于应用需求

image-20230917175816505

4.2 停止-等待协议

4.2.1 四个问题

(1)确认与否认

发送方给接收方发送数据分组,接收方收到后对其进行差错检测,若没有误码,则接受该数据分组,并给发送方发送确认分组,简称ACK发送方收到对所发送数据分组的确认分组后,才能发送下一个数据分组

假设这个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误码,接收方收到后对其进行差错检测发现了误码,则丢弃该数据分组并给发送方发送否认分组,简称为NAK。发送方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分组后并不能立刻将该数据分组从缓存中删除,只有在收到针对该数据分组的确认分组后才能将其从缓存中删除

image-20230917205102328

(2)超时重传

image-20230917205618568

(3)确认丢失

image-20230917205811512

(4)确认迟到

image-20230917210332891

注意,图中最下面那个数据分组与之前序号为0的那个数据分组不是同一个数据分组

🚀注意事项

image-20230917210735809

4.2.2 信道利用率

假设收发双方之间是一条直通的信道

  • TD:是发送方发送数据分组所耗费的发送时延
  • RTT:是收发双方之间的往返时间
  • TA:是接收方发送确认分组所耗费的发送时延

TA一般都远小于TD,可以忽略,当RTT远大于TD时,信道利用率会非常低

image-20230917211330234

image-20230917211340370

image-20230917211349626

像停止-等待协议这样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实现的可靠传输协议,常称为自动请求重传协议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意思是重传的请求是自动进行,因为不需要接收方显式地请求,发送方重传某个出错的分组

4.3 回退N帧协议GBN

(1)原因

在相同的时间内,使用停止-等待协议的发送方只能发送一个数据分组,而采用流水线传输的发送方,可以发送多个数据分组

image-20230917212109114

回退N帧协议在流水线传输的基础上,利用发送窗口来限制发送方可连续发送数据分组的个数

image-20230917212551207

(2)无差错情况

  1. 发送方将序号落在发送窗口内的0~4号数据分组,依次连续发送出去

image-20230917212746085

  1. 它们经过互联网传输正确到达接收方,就是没有乱序和误码,接收方按序接收它们,每接收一个,接收窗口就向前滑动一个位置,并给发送方发送针对所接收分组的确认分组,在通过互联网的传输正确到达了发送方

    image-20230917212843359

  2. 发送方每接收一个,发送窗口就向前滑动一个位置,这样就有新的序号落入发送窗口,发送方可以将收到确认的数据分组从缓存中删除了,而接收方可以择机将已接收的数据分组交付上层处理

image-20230917213022056

(3)累计确认

接收方不一定要对收到的数据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可以在收到几个数据分组后(由具体实现决定),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数据分组发送确认。ACKn表示序号为n及以前的所有数据分组都已正确接收

优点:

  • 即使确认分组丢失,发送方也可能不必重传
  • 减小接收方的开销
  • 减小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缺点:

  • 不能向发送方及时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接收的数据分组信息

(4)有差错情况

  1. 在传输数据分组时,5号数据分组出现误码,接收方通过数据分组中的检错码发现了错误

image-20230917213957060

  1. 于是丢弃该分组,而后续到达的这剩下四个分组与接收窗口的序号不匹配

image-20230917214023040

  1. 接收方同样也不能接收它们,将它们丢弃,并对之前按序接收的最后一个数据分组进行确认,发送ACK4,每丢弃一个数据分组,就发送一个ACK4

image-20230917214114460

  1. 当收到重复的ACK4时,就知道之前所发送的数据分组出现了差错,于是可以不等超时计时器超时就立刻开始重传,具体收到几个重复确认就立刻重传,根据具体实现决定

image-20230917214208846

  1. 如果收到这4个重复的确认并不会触发立刻重传,一段时间后。超时计时器超时,也会将发送窗口内以发送过的这些数据分组全部重传

image-20230917214258170

若WT超过取值范围,例如WT=8,会出现什么情况?

image-20230917214441129

(5)总结

image-20230917215011839

  • 回退N帧协议在流水线传输的基础上利用发送窗口来限制发送方连续发送数据分组的数量,是一种连续ARQ协议
  • 在协议的工作过程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不断向前滑动,因此这类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
  • 由于回退N帧协议的特性,当通信线路质量不好时,其信道利用率并不比停止-等待协议高

4.4 选择重传协议SR

(1)原因

image-20230917215349924

(2)流程

image-20230917215715275


  1. 发送方将序号落在发送窗口内的这4个数据分组依次连续发送出去

image-20230917215840834

  1. 它们经过互联网的传输陆续到达接收方,但其中的2号数据分组丢失了,只要序号落入接收窗口内且无误码的数据分组,接收方都会接收

image-20230917215957258

  1. 接收方接收0号和1号数据分组,并发送0号和1号确认分组,接收窗口向前滑动两个位置。这样就有4和5这两个新的序号落入接收窗口

image-20230917220333950

  1. 接收方接收3号数据分组,并发送3号确认分组,但接收窗口不能向前滑动。因为3号数据分组是未按序到达的数据分组

image-20230917220630465

  1. 这些确认分组经过互联网的传输陆续到达发送方。发送方每按序收到一个确认分组,发送窗口就向前滑动一个位置

image-20230917220809289

  1. 发送方接收0号和1号确认分组,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两个位置。这样就有4和5这两个新的序号落入发送窗回

image-20230917221022831

  1. 发送方将序号落入发送窗口的4号和5号数据分组发送出去。发送方现在可以将已经收到确认的0号和1号数据分组,从发送缓存中删除了。而接收方可择机将已按序接收的0号和1号数据分组交付上层处理

image-20230917221317874

  1. 发送方接收3号确认分组,但发送窗口不能向前滑动,因为这是一个未按序到达的确认分组,发送方还未收到它之前的2号确认分组。不过,需要记录3号数据分组已收到确认,这样该数据分组就不会超时重发

image-20230917221857532

  1. 4号和5号数据分组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接受它们,并发送4号和5号确认分组,但接收窗口不能向前滑动。因为它们是未按序到达的数据分组,接收方还未收到它们之前的2号数据分组

image-20230917222126419

  1. 假设在4号和5号确认分组的传输过程中,发送方针对2号数据分组的重传计时器超时了,发送方重传2号数据分组

image-20230917222332635

  1. 4号和5号确认分组陆续到达发送方,发送方接收它们,但发送窗口不能向前滑动,因为它们是未按序到达的确认分组,发送方还未收到它们之前的2号确认分组。不过,需要记录4号和5号数据分组已收到确认,这样它们就不会超时重发

image-20230917222614976

  1. 发送方之前重传的2号数据分组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接收该数据分组,并发送2号确认分组,接收窗口现在可以向前滑动4个位置,这样就有6,7,0,1这四个新的序号落入接收窗口

image-20230917222807674

  1. 2号确认分组经过互联网的传输到达发送方,发送方接收该确认分组,发送窗口现在可以向前滑动4个位置,这样就有6,7,0,1这四个新的序号落入发送窗口。发送方现在就可以继续将这四个序号的数据分组依次发送出去了

image-20230917223002451

(3)总结

image-20230917223513638

image-20230917223525842

5. 点对点协议PPP

5.1 介绍

  •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

  • PPP协议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92年制定的。经过1993年和1994年的修订,现在的PPP协议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RFC1661,RFC1662]

  •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一种协议,它的特点是:

    • 简单
    • 只检测差错,而不是纠正差错
    • 不使用序号,也不进行流量控制
    • 可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 PPPoE 是为宽带上网的主机提供的链路层协议

image-20230927082610390

image-20230927082904423

帧格式

必须规定特殊的字符作为帧定界符

image-20230927083214469

5.2 透明传输

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实现透明传输的方法:

  • 面向字节的异步链路:字节填充法(插入“转义字符”)

image-20230927083447985

  • 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比特填充法(插入“比特0”)

image-20230927083552179

5.3 差错检测

能够对接收端收到的帧进行检测,并立即丢弃有差错的帧

image-20230927083811390

5.4 工作状态

image-20230927084255284

可见,PPP 协议已不是纯粹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它还包含了物理层和网络层的内容

6. 媒体接入控制

总线局域网使用协议:CSMA/CD

6.1 基本概念

共享信道带来的问题

若多个设备在共享信道上同时发送数据,则会造成彼此干扰,导致发送失败

image-20230927090335489

image-20230927090423404

随着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具有更高性能的使用点对点链路和链路层交换机的交换式局域网在有线领域已完全取代了共享式局域网,但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天性,无线局域网仍然使用的是共享媒体技术

6.2 随机接入(CSMA/CD协议)

(1)基本概念

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Ethernet)的技术标准

以太网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目的站收到有差错帧就把它丢弃,其他什么也不做

image-20230927092041710

image-20230927092056111

多址接入MA

表示许多主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image-20230927092425267

载波监听CS

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image-20230927092510172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碰撞检测CD

  •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 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
  •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image-20230927092859222

(2)争用期

image-20230927100412161

(3)最小帧长

image-20230927100913187

(4)最大帧长

image-20230927100950225

(5)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image-20230927101435827

(6)信道利用率

image-20230927101612367

(7)帧发送流程

image-20230927101943721

(8)帧接收流程

image-20230927102147972

CSMA/CD协议曾经用于各种总线结构以太网和双绞线以太网的早起版本中

现在的以太网基于交换机和全双工连接,不会有碰撞,因此没有必要使用CSMA/CD协议

6.3 随机接入(CSMA/CA协议)

(1)原因

image-20230927103523862

(2)帧间间隔 IFS(Inter Frame Space)

image-20230927103849048

(3)工作原理

image-20230927104416593

源站为什么在检测到信道空闲后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DIFS?

  • 考虑到可能有其他的站有高优先级的帧要发送。若有,就要让高优先级帧先发送

目的站为什么正确接收数据帧后还要等待一段时间SIFS才能发送ACK帧?

  • SIFS是最短的帧间间隔,用来分隔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帧,在这段时间内,一个站点应当能够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

image-20230927104704710

信道由忙转为空闲且经过DIFS时间后,为什么还要退避一段随机时间才能使用信道?

  • 防止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而产生碰撞

使用退避算法的时机

image-20230927104947558

(4)退避算法

image-20230927110324122

退避算法的示例

image-20230927110412813

(5)信道预约和虚拟载波监听

image-20230927110903167

image-20230927111145931

虚拟载波监听机制能减少隐蔽站带来的碰撞问题的示例

image-20230927111211336

7. MAC地址、IP地址以及ARP协议

image-20230927111834976

7.1 MAC地址

  •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不需要使用地址
  •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必须使用地址来区分各主机

image-20230927141820783

(1)原因

image-20230927141959014

MAC地址又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请注意:不要被 “物理” 二字误导认为物理地址属于物理层范畴,物理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范畴

(2)地址格式

image-20230927142343652

组织唯一标识符OUI

  • 生产网络设备的厂商,需要向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申请一个或多个OUI

网络接口标识符

  • 由获得OUI的厂商自行随意分配

EUI-48

  • 48是这个MAC地址的位数

image-20230927142538668

对于使用EUI-48空间的应用程序,IEEE的目标寿命为100年(直到2080年),但是鼓励采用EUI-64作为替代

关于无效的 MAC 帧

  • 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
  •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 FCS 查出有差错
  •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 46 ~ 1500 字节之间
  • 有效的 MAC 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 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3)发送顺序

image-20230927142747629

(4)单播MAC地址举例

image-20230927142835192

主机B给主机C发送单播帧,主机B首先要构建该单播帧在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填入主机C的MAC地址,源地址字段填入自己的MAC地址,再加上帧首部的其他字段、数据载荷以及帧尾部,就构成了该单播帧

image-20230927142908920

主机B将该单播帧发送出去,主机A和C都会收到该单播帧

主机A的网卡发现该单播帧的目的MAC地址与自己的MAC地址不匹配,丢弃该帧

主机C的网卡发现该单播帧的目的MAC地址与自己的MAC地址匹配,接受该帧

并将该帧交给其上层处理

(5)广播MAC地址举例

image-20230927143000429

假设主机B要发送一个广播帧,主机B首先要构建该广播帧在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填入广播地址,也就是十六进制的全F,源地址字段填入自己的MAC地址,再加上帧首部中的其他字段、数据载荷以及帧尾部,就构成了该广播帧

image-20230927143025101

主机B讲该广播帧发送出去,主机A和C都会收到该广播帧发现该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的内容是广播地址,就知道该帧是广播帧,主机A和主机C都接受该帧,并将该帧交给上层处理

(6)多播MAC地址举例

image-20230927143109459

假设主机A要发送多播帧给该多播地址。将该多播地址的左起第一个字节写成8个比特,第一个字节的最低比特位是1,这就表明该地址是多播地址

快速判断地址是不是多播地址,就是上图所示箭头所指的第十六进制数不能整除2(1,3,5,7,9,B,D,F),则该地址是多播地址

假设主机B,C和D支持多播,各用户给自己的主机配置多播组列表如下所示

image-20230927143144431

主机B属于两个多播组,主机C也属于两个多播组,而主机D不属于任何多播组

image-20230927143212964

主机A首先要构建该多播帧在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填入该多播地址,源地址点填入自己的MAC地址,再加上帧首部中的其他字段、数据载荷以及帧尾部,就构成了该多播帧

image-20230927143232945

主机A将该多播帧发送出去,主机B、C、D都会收到该多播帧

主机B和C发现该多播帧的目的MAC地址在自己的多播组列表中,主机B和C都会接受该帧

主机D发现该多播帧的目的MAC地址不在自己得多播组列表中,则丢弃该多播帧

给主机配置多播组列表进行私有应用时,不得使用公有的标准多播地址

7.2 IP地址

IP地址属于网络层的范畴,不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范畴

下面内容讲的是IP地址的使用,详细的IP地址内容在网络层中介绍

(1)基本概念

image-20230927144531143

(2)从网络体系结构看IP地址与MAC地址

image-20230927144749756

(3)数据包转发过程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变化情况

图上各主机和路由器各接口的IP地址和MAC地址用简单的标识符来表示

image-20230927144831741

image-20230927144855794

如何从IP地址找出其对应的MAC地址?

ARP协议

7.3 ARP协议

如何从IP地址找出其对应的MAC地址?

ARP(地址解析协议)

(1)流程

image-20230927145700487

ARP高速缓存表

image-20230927145724763

当主机B要给主机C发送数据包时,会首先在自己的ARP高速缓存表中查找主机C的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但未找到,因此,主机B需要发送ARP请求报文,来获取主机C的MAC地址

image-20230927145800739

ARP请求报文有具体的格式,上图的只是简单描述

ARP请求报文被封装在MAC帧中发送,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

主机B发送封装有ARP请求报文的广播帧,总线上的其他主机都能收到该广播帧

image-20230927145835670

收到ARP请求报文的主机A和主机C会把ARP请求报文交给上层的ARP进程

主机A发现所询问的IP地址不是自己的IP地址,因此不用理会

主机C的发现所询问的IP地址是自己的IP地址,需要进行相应

image-20230927145931061

image-20230927145938547

image-20230927150000564

动态与静态的区别:

image-20230927150022650

ARP协议只能在一段链路或一个网络上使用,而不能跨网络使用

image-20230927150135983

ARP协议的使用是逐段链路进行的

(2)总结

image-20230927150211460

ARP表中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是会定期自动删除的因为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不是永久性的

8. 集线器与交换机

8.1 集线器

(1)概念

image-20230927151933387

  • 传统以太网最初是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到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
  • 采用双绞线的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 (hub)
  • 集线器是也可以看做多口中继器,每个端口都可以成为一个中继器,中继器是对减弱的信号进行放大和发送的设备
  • 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个总线网,需要使用CSMA/CD协议来协调各主机争用总线,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收发帧不能同时进行

(2)集线器HUB-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使用集线器扩展:将多个以太网段连成更大的、多级星形结构的以太网

image-20230927152244479

  • 优点
    1.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以太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2. 扩大了以太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 缺点
    1.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2.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

碰撞域

  • 碰撞域(collision domain)又称为冲突域,是指网络中一个站点发出的帧会与其他站点发出的帧产生碰撞或冲突的那部分网络
  • 碰撞域越大,发生碰撞的概率越高

8.2 交换机

  • 扩展以太网更常用的方法是在数据链路层进行
  • 早期使用网桥,现在使用以太网交换机

image-20230927152613712

网桥

  •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
  • 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或把它丢弃

交换机

  • 1990 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 (switching hub) 可明显地提高以太网的性能
  • 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 (switch) 或第二层交换机 (L2 switch),强调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

8.3 区别

image-20230927152844152

  • 使用集线器互连而成的共享总线式以太网上的某个主机,要给另一个主机发送单播帧,该单播帧会通过共享总线传输到总线上的其他各个主机

  • 使用交换机互连而成的交换式以太网上的某个主机,要给另一个主机发送单播帧,该单播帧进入交换机后,交换机会将该单播帧转发给目的主机,而不是网络中的其他各个主机

这个例子的前提条件是忽略ARP过程,并假设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已经学习或配置好了

image-20230927153102215

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 存储转发方式
    • 把整个数据帧先缓存后再进行处理
  • 直通 (cut-through) 方式
    • 接收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决定该帧的转发接口,因而提高了帧的转发速度
    • 缺点是它不检查差错就直接将帧转发出去,因此有可能也将一些无效帧转发给其他的站

这个例子的前提条件是忽略ARP过程,并假设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已经学习或配置好了

(1)集线器和交换机

image-20230927153425367

image-20230927153433284

多台主机同时给另一台主机发送单播帧

集线器以太网:会产生碰撞,遭遇碰撞的帧会传播到总线上的各主机

交换机以太网:会将它们缓存起来,然后逐个转发给目的主机,不会产生碰撞

这个例子的前提条件是忽略ARP过程,并假设交换机的帧交换表已经学习或配置好了

(2)集线器扩展以太网和交换机扩展以太网

单播

image-20230927153604907

广播

image-20230927153621813

多个单播

image-20230927153635823

image-20230927153643956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指这样一部分网络,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发出的广播通信都能被该部分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设备所接收

8.4 总结

image-20230927153923342

image-20230927153939088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交换机,其性能远远超过工作在物理层的集线器,而且价格并不贵,这就使得集线器逐渐被市场淘汰

9. 自学习和转发帧

9.1 概念

image-20230927162243440

9.2 流程

以下例子假设各主机知道网络中其他各主机的MAC地址(无需进行ARP)

A -> B

image-20230927162625363

  1. A 先向 B 发送一帧。该帧从接口 1 进入到交换机
  2. 交换机收到帧后,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没有查到应从哪个接口转发这个帧给 B
  3.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A 和接口 1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4. 交换机向除接口 1 以外的所有的接口广播这个帧
  5. 接口 4到接口 2,先查找(图中右边)交换表。没有查到应从哪个接口转发这个帧给 B
  6.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A 和接口 1 写入(图中右边)交换表中
  7. 除B主机之外与该帧的目的地址不相符,将丢弃该帧
  8. 主机B发现是给自己的帧,接受该帧

B -> A

image-20230927162902065

  1. B 向 A 发送一帧。该帧从接口 3 进入到交换机
  2. 交换机收到帧后,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左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1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1 转发给 A
  3. 主机 A 发现目的地址是它,就接受该帧
  4.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B 和接口 3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E -> A

image-20230927163029292

  1. E 向 A发送一帧
  2. 交换机收到帧后,先查找(图中右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右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2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2 转发给 接口 4
  3.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E 和接口 3 写入(图中右边)交换表中
  4. 接口 4 到 左边的交换机,先查找(图中左边)交换表。发现(图中左边)交换表中的 MAC 地址有 A,表明要发送给A的帧应从接口1转发出去。于是就把这个帧传送到接口 1 转发给 A
  5. 交换机把这个帧的源地址 E 和接口 4 写入(图中左边)交换表中
  6. 主机 A 发现目的地址是它,就接受该帧

G -> A

image-20230927163145844

主机 A、主机 G、交换机 1的接口 1就共享同一条总线(相当于总线式网络,可以想象成用集线器连接了)

  1. 主机 G 发送给 主机 A 一个帧
  2. 主机 A 和 交换机接口 1都能接收到
  3. 主机 A 的网卡收到后,根据帧的目的MAC地址A,就知道是发送给自己的帧,就接受该帧
  4. 交换机 1收到该帧后,首先进行登记工作
  5. 然后交换机 1对该帧进行转发,该帧的MAC地址是A,在(图中左边)交换表查找MAC 地址有 A
  6. MAC 地址为 A的接口号是1,但是该帧正是从接口 1 进入交换机的,交换机不会再从该接口 1 将帧转发出去,因为这是没有必要,于是丢弃该帧

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都发送了帧后,网络中的各交换机就可以学习到各主机的MAC地址,以及它们与自己各接口的对应关系

image-20230927163345596

考虑到可能有时要在交换机的接口更换主机,或者主机要更换其网络适配器,这就需要更改交换表中的项目。为此,在交换表中每个项目都设有一定的有效时间过期的项目就自动被删除

以太网交换机的这种自学习方法使得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即插即用,不必人工进行配置,因此非常方便

9.3 总结

image-20230927163516358

image-20230927163529829

10. 生成树协议STP

10.1 如何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

image-20230927164042186

image-20230927164059645

image-20230927164129201

10.2 生成树协议STP

image-20230927164350883

  • IEEE 802.1D 标准制定了一个生成树协议 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 要点是:不改变网络的实际拓扑,但在逻辑上则切断某些链路,使得从一台主机到所有其他主机的路径是无环路的树状结构,从而消除了兜圈子现象

image-20230927164542060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赞赏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 作者:Enndfp
🔗链接:https://blog.enndfp.cn
📜版权声明:您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文地址,感谢您的尊重与支持~

评论

  1. haha
    Windows Chrome
    1 年前
    2023-10-19 9:32:32

    写的真好,下次记得多写一些

    • 博主
      haha
      Windows Chrome
      1 年前
      2023-10-19 10:52:01

      你就给我偷偷看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